“那我们再想想,祖辈都放这羊啊,天天也只能吃饱却发不得财,说真的,我们又很想搬去城里过日子,这——哎,小布仁说的也对,故土难离,我又舍不得了呢。”一位蒙族妇女看了看这些陌生人,还有认识的叶方华,想起来这个小当兵的当年和邻居家的小娜仁花她着的时候,想想一定是布仁把他请来的,或许这些南边来的人不会骗人。
“去城里生活?”
韩枫顿时有些意外,这个话题还真的没听过,甚至没想到会出现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九四年,竟然已经在底层社会的人群里有了这个城镇化的概念。
拿了钱去城里……这个主意,现在来看很超前啊。
韩枫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村里唯一的一个公家院落,三间土屋围在一起的土围子,用蒙语说道,“这位大姐,你的想法很好,我十分的支持。可是有两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去城里不再放羊,你们怎么赚取生活费用?另外如果接受当矿工的生活,其实是去不了城里,最近的县城东乌县距离这里一百八十多里,上下班怎么办?而我能帮助大家做到另一种形成的进城——”
“什么?”老汉不解的问。
“那就是在这儿附近,我们建起一座草原小城,把柏油公路修接到锡林城,上班放羊,下班住进和城市一样的房间,如果相信我,用不了三年,这个梦想就可以实现。”
叶方华感激莫名。
因为他知道,这个投资和方向,并不是韩枫当下考虑的事情,甚至这个级别的工作,方刚都已经不再直接过问。
而这个突然节外生枝的事件,让韩枫终于找到了蒙都的终极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前推开,不用再放到20年之后,在全盘破坏之后的再整改。那时,这里已经是满目疮痍,全部都是巨大的矿坑和污染,上千年的时间也不会自然修复的环境,对这里的人来说破坏了就是不可逆的损失。
其实,嘎查三组的人最入心的那话是,进了城你拿什么生活,那几万块钱吗?不够啊。
到城里可是什么生活都要钱的,可自己有什么本事赚钱呢,貌似只有放羊了哇,力气?现在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拼力气的力工,可又能卖几天的力气?
幡然悟过来,主意也就发生了变化。
一天的时光,在罗强和布仁回来的时候,这个十三户人家的三组已经全部达成一致意见,勃朗山脚下这个人加小组集体的草场共计四十五万亩不再参与煤矿项目。
当然,对重生者韩枫来说,还有第三方案,可暂时还不能说,事实上,第三方案也许是终极解决难题的最好措施。
驻东乌县的蒙都代表并没有来,而是等着明天直接向旗县领导汇报罗强带去的,韩总亲自布置给他的工作。
第二天一早,罗强去锡林城,第二方案由他主计打理,先要摸清王百亿的来路,也是对第一方案的支撑。事实上来之前,布仁根本说不清对方的公司是谁,哪里来的人,还是包红勇帮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