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此种考虑,杜预自然不会选择和蜀军硬拼之后,待蜀军确认了刘禅的安全,再来他踏踏实实的和自己较量。只能是趁着蜀军不敢分散兵力,尚未抵达襄阳之时,迅速的退走。如此一来还可以保存有生力量,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曹魏依然占据新野等地,等于恢复了先前的版图——更重要的是,此战虽然没能擒下蜀汉皇帝,但也一举摧毁了襄樊之地,蜀军想恢复元气,至少要休养生息个三五年方可了。
本来的战略目的便是如此,能否擒住刘禅倒是一个意外,留下来有被人切断后路,孤立无援的危险,选择退兵也达到了先前设定的战略目的。曹魏并非是一味的挨打,蜀汉下次出兵之前必须要多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才行了。
羊祜和文鸯的各军都是奔赴襄阳,魏军却是趁机撤走,沿途毫无阻碍顺利的撤往北岸。对于江北杜预同样抱有忧虑,早已计划好的各路援军迟迟没有动静,难道江北也有蜀军活动不成!?
江北的魏军并非是不想增援襄樊,只是蜀汉大将军姜维亲自引兵赶到,魏军不仅是难以分身,更是节节败退。司马干不过中平之才,王濬虽然善于作战,但和姜维这举世无双的智将一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姜维带领蜀军设计杀的魏军大败,便意图赶赴长江南岸救援襄阳。那魏军被姜维杀的胆寒,王濬却是不服!你姜维的谋略确实比我高超,武艺也在我之上,可形势毕竟对于蜀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时间上蜀军也是紧迫无比。因此虽然战败,可王濬主张立即发兵追击蜀军,哪怕再次中伏也要拖住蜀军的步伐。
无奈司马干是确确实实的怕了,也就是自己命大逃回宛城,若是继续交战保不齐像司马京一样丢了脑袋,那才是真正的末日。死,谁也不想,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几率去死,司马干怎会同意?
王濬是个有棱有角的将领,见司马干胆小怕死顿时心生轻视之心,无奈自己从江夏带来的人马还剩下两三千人,没有司马干发兵相助,自己这点兵力根本拖延不住蜀军的脚步。
任凭王濬破口大骂,司马干也是纹丝不动,最后索性是闭门不见。气的王濬几乎砸门,被属一阵生拖硬拽才离开了宛城,带着江夏人马自回江夏去了——王濬虽然刚强自矜,但并非蠢辈,这个时候得罪司马氏还能有什么下场?而司马干手中还有四五万魏军,竟然畏而不前,如此的作为襄阳方面又如何能取得胜利?
掏心挖肺也是白扯,还不如回到江夏继续做朝廷外镇,免得留在宛城被司马氏算计的好。
姜维引军南下,杜预引兵北撤,两下竟然是不期而遇!
蜀军连番大战消磨了不少锐气,魏军保存实力而主动撤军倒也不是普通的败师,想不到魏军竟然撤退,蜀军大喜!魏军全师回撤,襄阳必定是安全。没想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竟然撞到蜀军,魏军大怒!江北各路援军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多的蜀军就让他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自家腹地!?
襄阳保住了,蜀军自然没有继续南下的理由,毕竟这是魏军领地。姜维虽然杀的魏军不敢出城,可和杜预的胜负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分得出的。一旦缠战之后,四方魏军来援,蜀军岂不是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襄阳没拿下,魏军同样不敢和蜀军过于纠缠,毕竟这里本应该是自家重兵囤积之所,而今没到援军只到蜀军,谁知道这北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刚刚退兵的杜预也不愿意和蜀军做什么纠缠。
两只疲惫之师,都是没有必须作战的理由,只是略微接触之后,便各自引兵退去,蜀军退往武关,而魏军则是寻找最近的城池休整,了解北岸的状况。